2019年11月27—30日,郭刚奇、李斌、余斌一行3人组团赴日开展交流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流基本情况
27日,本团3人参加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环球翔飞教育集团)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日本文部科学省、大阪府及大阪市、大阪大学等共同协办的第六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大使衔总领事李天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赵灵山、日本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国际战略分析官林和彦、大阪大学总长西尾章治郎、日中文化交流中心总代表李欣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张琼琼主持大会开幕式。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上智大学等152所中日两国大学及中等院校,共计400余位校领导及师生出席本届大会。
(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大使衔总领事 李天然)
(图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赵灵山)
(图3:全体贵宾50人合影)
当天下午,大会分别以“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中日关系论坛”“中日医学交流论坛”“中日高职论坛”“大学生国际创业大赛”和“中日教育交流会”六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在“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上,中日校级领导及代表先后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高等教育交流”、“中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学科质量认证的可行性”、“中日大学高水平科研合作展望与挑战”和“中日大学国际化与学生流动”四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28日,随中国教育交流高校代表团访问大阪大学并参加专题研讨会,针对两国院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学分转换、学位认定”、“学生海外留学安全管理”、“来华留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学习交流。
29日,随中国教育交流高校代表团前往京都并在京都大学联盟进行考察交流。
(图4:大会400人合影)
二、开展活动情况
27日下午,在“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上,郭刚奇副校长代表学校作题为《新时代农业大学国际人才培养与学生流动》的大会报告。报告分为新时代农业国际人才的核心素养、学生跨境流动是培养新时代农业国际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跨境流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跨境流动四个部分,介绍了我校办学基本情况和国际留学生招生、培养、质量保障等相关做法,获得参会中日校长的广泛关注。
(图5:郭刚奇副校长做大会报告)
28日,随团访问大阪大学,郭刚奇副校长和该校理事、副校长河原源太进行了深入交流,向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表达了相互合作交流的意愿。随后,参观了激光工程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
(图6:郭刚奇副校长和大阪大学理事、副校长河原源太)
三、本次出访交流体会
前后5天的学习考察活动,虽然为期不长,但是和参会的各所中日大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达到了结交朋友、沟通联络、广开渠道的目的。本次出访交流有如下体会:
(一)要多形式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日教育交流会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中日两国教育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日本关西地区大阪、神户和京都等为代表的地区教育资源优厚,名校汇集,由此成为第六届盛会的选址所在。本届交流会作为落实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的实践举措之一,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院校与日本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为中日人文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参加类似的国际会议,可以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有利于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加强协作。
(二)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强烈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愿望。通过在中日教育交流会的沟通和京都大学联盟的考察,我们了解到,伴随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日本近来调整了新时期大学全球发展的基本方针,将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国家发展和外交重点战略,以教育科研走出去带动人文交流,以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带动经济与产能合作。特别是设立了“构建日俄、日印大学合作研究与交流机制”重点计划,以大学校际交流助力日本“俯瞰地球仪”的全球外交与经济开发战略,以大学原发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境外转化,促进日本大学全球影响力的强劲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日本新时期大学全球发展战略对我校进一步开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格局具有借鉴意义。
(三)我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定位应该主要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服务。近年,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论述比较多见,多简称为“国际化”,并认为是大学的“第五项职能”,而在实践中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仅是可能和探索,而成为一种必须,关键在于在学校总体事业发展中如何定位。从目前学校发展目标和趋势分析,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必须因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需求,继续开展好和南亚和非洲各国大学的合作。同时,又要适应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补短板,强弱项;可以考虑在加强和法国、英国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实际,实施“东向战略”,对接日本等国大学积极向外开拓的意愿,加强合作与交流。
(四)积极开展与日本大学、科研机构的农业合作。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对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并在水稻、柑橘等特色农业和小型机械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这些和我校的优势特色契合度很高,建议积极推动相关学科和教师加强与日本相关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