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赴大冶茶叶产业基地开展实践调研(通讯员 肖婧仪 摄)

在猕猴桃基地调研(通讯员 邱可 摄)

茶文化调研(通讯员 印昌雄 摄)

校内体验实验室开放成果(通讯员 张玲玲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Shoaib Munir 王滇 任丽红)6月3日至16日,国际青年使者交流学习暑期学校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暑期学校是我校承办的首个“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ES项目,主题为“通过园艺桥梁连接文化:探索植物生物学的创新与传承”。来自波兰罗兹大学、波兰科学院、瑞典于默奥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师生代表,与我校师生共计50余人参与了此次学术文化交流盛会。
YES项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重大倡议的具体举措,旨在为美国、欧洲青少年提供来华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中外青年一代的相互理解和合作。该项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牵头执行,我校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相关人员参与协调保障。
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园艺林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暑期学校是促进国际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各国学子能在学术探讨和文化交流中收获成长。"
本次暑期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实验室实践课程、产业考察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参与者打造一个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国际化学习平台。
在学术交流方面,项目安排了9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邀请来自波兰及我校知名专家学者就光合作用机制、植物表观遗传学、果实发育调控等前沿领域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学员们还参与了6次实验课程,通过叶绿体生物学、番茄分子标记开发等实践环节,亲身体验了我校在农业科研领域的特色优势。
文化体验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学员们不仅学习了中国茶艺、插花等传统文化技艺,还实地考察了园艺产业基地、湖北省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和悠久历史文化。来自波兰罗兹大学的Maria Podsiadło同学表示:"这些活动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结业典礼上,园艺林学学院张飞教授表示,该项目为促进国际青年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希望学员们能将在中国、在华农的所见所闻带回各自国家,成为中外友好的使者。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暑期学校,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据了解,我校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园艺林学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类国际暑期学校项目,通过学术交流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国际学生提供了解中国、认识华农的窗口,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贡献力量。
审核人 张飞 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