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rtebrate (Nematode/Insect)-Plant Interaction.
这 这些领域几乎涵盖了植物-病原互作的各个研究领域,几天会议中,除了全程聆听30 位学者主题报告,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热点,聆听了至少40位不同领域专家的报告。就自己从事马铃薯晚疫病研究领域而言,我们从寄主-马铃薯抗性资源,马铃薯抗病基因,马铃薯-晚疫病菌分子互作,晚疫病菌效应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开展的系统研究已跟上国际研究步伐,这得益于我们最近几年着力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的努力密不可分。另外,也深切体会到,科研不能跟风,一定要聚焦重大科学问题,聚焦我国农业产业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原创,耐住寂寞,长期坚持开展系统研究。同时,科学研究到达一定高度后要独辟蹊径,敢于突破。例如本次开幕式特邀嘉宾Brian Staskawicz 报告 “From Avirulence Genes to Gene Editing: The Quest for Durable Resistance in Agricultural Crops.” 回顾了抗病基因的发现到基因编辑,展示了科学家如何艰辛探索和寻找持久抗性研究历程。在闭幕式上,特邀嘉宾华裔科学家、武汉大学校友董欣年的报告“Precision in Plant Immune Expression: Not Lost in Translation.” ,展示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转录和翻译如何协同调控植物免疫应答的研究,为高效调控植物抗性带来曙光。
会议当中,与会科学家通过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10个在微生物-植物分子互作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1. How do plants emerge with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stricting pathogens? (植物是如何与有益微生物共处同时又限制病原菌?)
2. How does abiotic stres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非生物胁迫,例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病原互作?)
3. How can we translate basic research into emerging crop plants? (植物-病原互作基础研究如何转化到实际应用?)
4. How do microbe-microbe interactions affect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微生物互作如何影响植物-病原互作?)
5. Does ETI potentiate and restore PTI - or is there really a binary distinction between ETI and PTI? (ETI 能够增强或恢复PTI 吗?或者ETI 和PTI 是二元区分的吗?)
6. What's the molecular basis of non-host resistance? (非寄主抗性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7. How do resistance proteins activate cell death? (抗病蛋白如何激发细胞死亡?)
8. Why do some pathogens need so many effectors when others need a few? (为什么有的病原菌需要很多效应子,而有的仅需要很少?)
9. How do pathogens evolve novel virulence activities? (病原菌如何进化出新的毒性功能?)
10. How do observations of binary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hold in an ecological context? (在一个既定的生态环境中如何看待植物-病原的双元互作?)
这些问题也将成为指导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未来开展研究的主攻方向,我们将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就这些问题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引导他们深入系统思考,找准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例如问题3. How can we translate basic research into emerging crop plants? 与我国科研要面向重大社会需求导向高度契合,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克难,获得突破。
本次会议也为全球70位优秀青年学生或研究人员提供会议资助,但没有发现中国学生得到资助,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植-病互作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在Nature,Science,Cell 等一系列世界顶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例如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和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取得的历史性重大突破,关于“抗病小体”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背靠背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在本次会议上中国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崭露头角,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师生参与。只可惜,此次高水平国际会议我校只有本人和一位园林学院博士生参加,而我校从事抗病研究的师生也有不少。
在我校整体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我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世界级国际会议,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中往往聚集世界最顶尖和知名专家,同时也有大批世界青年才俊参与,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有利于把握学科前沿、拓展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广交行业领域朋友,开拓国际化视野,促进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提升研究水平,为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打下坚实基础。